重生红三代

作者:蔡晋

文字大小调整:
  “老吴,这可说不假的,此话当真?”蒋金贵神色严肃,反问起来。
  如果金江县的大量土地都被人提前承包了,一旦土地流转项目实施,到时候。没有了土地。这场面就乱垩了。更严重一点,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的试点效果。到时候,省里面,必然是一番激烈的争论。这一个后果,不是自己可以承担的。
  吴标点了点头,也很严肃道:“金江县的张宝昌给我打的电垩话。最近这一个月,市里有几位常往金江县跑。另外,不少乡镇,都有当地人通垩过当地村委以及乡镇和一些农户签订了承包协议。从这里,不难看出,这里面,市里面,那几个公子的运作是功不可没的。”
  吴标虽然没有明说。可是,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。市里面的几位公子,想都不必想,无非就是班子里那几个人的孩子。
  这种事情,在地方上不少见。依靠着家里的消息,打一个提前量,横在前面,然后借此机会发一笔。
  这些人做事,也能够让你找不出任何的借口,比如这一次。进行土地流转承包的,都是金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。这些人只是远远的站在幕后操纵。即便是想找,也找不出什么岔子。
  可是,这种事情,对土地流转项目的大局来说,却是影响巨大。从官方来说。这么一来,土地流转的效果要打折扣。从种粮大户来说。这中间,等于是加了一层价垩格,种粮大户,平摊到一亩土地,实际上,也赚不了多少。这里面,主要还是赚的一个规模和声望。
  一亩地.在农垩民手中,或许能赚三五百。到他们手中,或许赚个两三百。可是,农垩民觉得没有效益。他们土地多了。几千亩,上万亩,那赚头就大了。这就是规模化的好处。
  而且,规模越大,名气就越大.贷垩款什么的,也更容易,更方便。这就是好处。可是。现在这么一来,被人平白无故加一道手续,再落到他们手中,可就没有利润可言了。这就大大的打消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。
  从农垩民老百垩姓的角度来说。他们可不会管你这里面什么门道。他们,看重的.都是要活生生能摆到台面上的东西。
  这土地承包之后,如果,自己这边抛开了这一部分不卖帐。以这些人的能力和手段,可以肯定,这些土地,他们是玩不出花样的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,还能种地?那是不可能的。
  这样一来,土地继续荒废。很可能.承诺的承包款也会赖账.这样一来,失去了信任,对土地流转,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  这些人的狠,就狠在了这里,抓垩住了这一个地方,让你查无可查,动无可动。其目的。自然是要捞一笔。
  沉默了一下,蒋金贵却是沉声道:“太嚣张了。太纵容了。这样搞.这以后,什么事情,他们不都要搀和一脚。
  以后,只能是更加的无垩法垩无垩天。在这种事情上,坚决不能纵容。”
  蒋金贵此刻,却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。随即,讪笑道:“老吴.不好意思,实在是被怒火冲昏头脑了。”
  吴标浑不在意。这一次,之所以帮助蒋金贵,那也是从自身的利益来考虑的.如果,蒋金贵被这么给打发了,到时候,对自己也不利。如今,自己和蒋金贵联手,在市委,倒还是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,可是,真等到蒋金贵完了。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,自己还是懂得的。
  沉默了一下,吴标却是开口道:“老蒋,说句实话,咱们,多年同事。我在金江担任县委书垩记的时候。我记得,你当时就是在仁章县担任县委书垩记。这些年。咱们之间,虽然谈不上什么亲垩密无间,但是,大局还是好的。事到如今,金江县这边,你肯定是如鲠在喉的。我觉得,你不如换一个思维。从其他地方入手,我记得,仁章县那边,不是出了一个农业厅都表彰过的种植能手么?”
  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,当垩局者迷。在土地流转的问题上,蒋金贵的思想却是过于僵化了。
  省里面,的确是把果南市确定为试点市。可是,聂省长也没有说,果南市一开始就必须要全市全面布局。
  现在,有吴标这么一启发。蒋金贵犹如找到了大海之中的灯塔一样。既然金江县行不通,那就走仁章县,其他地方按兵不动。只要这一个季度下来,现成的收获摆在面前。到时候的工作,就好开展了。农垩民老百垩姓,不一定相信政垩府的话语,可是,却是相信摆在他们眼前的事实。而那些人,必定会偷鸡不成蚀把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