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明末当皇帝

作者:夏烽原

文字大小调整:
  半个月的时间,一切准备完毕。
  一座高炉已经建设了起来,焦炭、铁矿石也准备了一大堆,一切准备就绪后,在朱由校的主持下,十几个从民营钢铁厂中找来的炼铁工人随即开炉冶铁。
  随着铁矿石、石灰石等材料从如料口倒入,焦煤在炉中熊熊燃烧了起来。
  “出铁了,出铁了。”
  随着第一炉铁水从出料口流出,现场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变得振奋了起来,然而没过多久,朱由校就高兴不起来了。
  铁水是出来了,然而从浓稠度中一看,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人马上断定,这铁水质量不高,白了就是含硫量不达标。
  等炼出的生铁拿去检验了一番,果然太脆了。
  “加大炉渣量,启用蓄热室。”朱由校现场指挥了起来,高炉炼铁过程中要想脱硫,那么理论上只要炉渣越多,脱硫就越彻底,同时温度越高,随煤气排出的硫就越多。
  在朱由校的指挥下,第二炉又开始冶炼了。
  一名工人挥舞着鞭子,驱赶着马匹拉动鼓风。蓄热室中因为煤气的注入,已经烧红了,不断的往炉内吹送热风,增加了炉内温度。同时石灰石等炉渣入量也有所增加。
  很快又一炉子的铁水流了出来,只是情况依旧很糟糕,炼出的铁水含硫量依旧过高。
  这个结果让朱由校有些抓狂,不应该啊!怎么会这样?
  钢铁冶炼对于朱由校来,仅限于理论上的优势,实践方面处于空白阶段,当场没弄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。
  “皇上,是不是炉渣用得太多,使得焦炭也用多了。”徐光启猜测道,朱由校恍然大悟,瞬间明白了问题所在。
  炉渣用多了,焦比自然上升了,使用的焦炭就更多了。铁水中的硫主要来源还是焦炭,铁矿石中的硫含量虽然高,但相比焦炭来还是比较低的。
  理论上炉渣越多,确实是降低铁水中的含硫量,但是这玩意多了又导致焦炭用量增加,这才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。
  “看来要用低硫煤才行。”朱由校叹了口气,这一时半会,去哪里找低硫煤呢?对了,邯郸、邢台地区在后世的钢铁冶炼中不是十分出名吗?那里估计会有。
  “徐爱卿,这事情看来还是得你去办。”朱由校收起失望,对徐光启道。
  “请皇上吩咐。”徐光启没听明白,不过对朱由校的敬佩之情还是十分高涨的。朱由校道:“你带几个探矿师傅,去磁州一带好好探寻一下,那里应该有高品质铁矿和低硫煤。一会朕教你如何检测。”
  “臣遵旨。”徐光启还是十分乐意接下这个任务的,如果有好矿、好煤,那就有好铁、好钢了。
  “你若能找到,就是大功一件。”朱由校为了增加徐光启的积极性,口头进行了许诺。
  “为朝廷办事,微臣不敢居功。”徐光启连忙道,这还不一定找得到呢!话不能得太满了。
  朱由校笑了笑,随即将煤炭的含硫检测方法给徐光启现场示范了一遍,徐光启近来化学方面倒是突飞猛进,基本的试验方法已经掌握。
  经过一番检测,朱由校才发现,自己这次用的焦煤,含硫量竟然高达%,简直无法直视,难怪练出的铁水不合格。
  尽管炼出的铁水不合格,但高炉连续生产一天之后,生产出来的生铁达到了0吨,这效率让炼铁师傅们惊叹不已。
  生产出的铁水质量,相比北方民营钢铁厂的生铁来,质量已经有所超越。用来生产军事装备是不达标,但是用来生产农具之类的东西还是可以的。此前明军在战场上,武将手持的战刀被人一下砍断,显然就是工匠用了北方的劣质生铁打造的钢材,材质脆得很。
  “皇上,我们可以用木炭试试,应该能出好铁。”其中一个炼铁师傅对朱由校建议道,朱由校听了这个建议后倒是愣了愣,对啊!不一定要用焦煤来炼铁。
  既然焦煤含硫量太高,那就用木炭试试好了。高炉一开始就是用木炭炼铁的,尽管温度不如焦煤那么高,但是含硫量就降低了啊!而且有蓄热室吹热风,倒是可以一试。
  “好,那就用木炭试试。”朱由校采取了这个建议,马上让工人们换木炭上阵。在换了木炭之后,一炉铁水依旧很顺利的炼了出来,不过速度慢了一些,毕竟温度没有焦炭那么高,效率自然降低了。
  但是出炉的铁水,质量却是极好,含硫量马上就降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