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于康熙末年

作者:雁九

文字大小调整:
  曹府搬家次日,平亲王福晋使人来接,李氏带着天慧去平亲王府小住。
  三日后,待李氏祖孙回新宅时,这边处处都已经安置妥当。
  福源堂本是长公主寝殿,面阔五间,正房前是五间抱厦,前后就是十间屋子,里面早先由楠木隔断隔成数间屋子。
  在重修修缮时,十六阿哥与曹颙商议后,就将违制的地方都去了,可寝殿框架依在,还是比寻常官宅要气派的多。
  东边有李氏的卧室、稍间,平素起居坐卧之所;中间是正堂,高悬御宝;西边有佛堂、斋室与接待外客用的小客厅。
  除了正房,左右厢房各五间。
  福源堂后还有后罩楼,现下都空着。
  曹府的下人同高门显宦相比,本就不算多,早年又裁过两次人。
  在旧府时还不显,配置到新宅这边,就显得人手有些不足。
  幸好初瑜早就想到此处,自打去年赐宅,便从家生子中补了一批小丫鬟与小厮,训练了半年,如今也能凑上手。
  其他人处添减的不多,独李氏这边,多了不少才留头的小丫鬟;还有天宝那里,独居一处,身边也要配齐人手。
  其他人的院子,变化倒是不大。
  天慧屋里的大丫鬟,年长的几个,前两年就开始相继配人,以后会作为天慧的陪房随之出嫁。
  剩下不到配人年纪的,都是曹府家生子,留作陪嫁丫鬟。
  加上常姑姑与罗姑姑二位,天慧身边的人手配得足足的。
  过了端午,便是曹府新居的乔迁宴。
  曹颙并没有大肆铺张,邀请的都是至亲好友。
  旁人尤可,倒是将东府兆佳氏给酸的够呛。
  只因李氏这院子,比当年老太君的院子还气派。这边的花园子,即便没有江宁织造府的花园占地广,却是有山有水,比起裕亲王府的花园也不需多让。
  京城里除了王公府邸,其他民爵显宦,没有几家有资格引活水入院。
  还有那御宝,密太妃见了,都说皇上恩深、李氏是有福气的。
  原本兆佳氏觉得园子景致好,想要带着两个孙女过来小住几日,想了又想还是回去。
  虽说早就有李氏身世的各种传闻,可兆佳氏总是不当回事。
  她觉得都是无稽之谈,李氏的荣光不过是有个好丈夫、有个好儿子。
  夫贵妻荣、母以子贵,李氏这才多得了体面。否则的话,即便是皇上的私生女,也没有养在包衣人家,又给包衣人家做填房的道理。
  待到太后的遗赠,两代帝王的明赏,兆佳氏想要否认也不能。
  她只能腹诽皇上脑抽了,不按常理行事。
  到底在李氏跟前短了气势,尤其想到这宅子曾为长公主府,她更是不愿意多留片刻。
  李氏倒是很失望,这宅子实在是太大,院子显得太空旷,小孙子又不在跟前。
  老人家觉得寂寞了。
  她还想着留下兆佳氏祖孙多住几日,这院子也能添些生气,没想到兆佳氏说什么也不肯留。
  曹颙夫妇察觉出李氏的失落,夫妻两人就将全家每日晚饭都安排在福源堂。
  初瑜更是借口儿女亲事,每日留在福源堂陪着李氏。
  李氏精神这才好些,将心思都放在孙子孙女的亲事上。
  大学士府是五月二十来下的小定,徐元梦请族侄舒穆禄家族的族长、一等公布兰柱为大媒,请布兰柱之妻钮钴禄氏来下定。
  正白旗舒穆禄氏,多是最早归附清太祖的库尔喀部部长郎柱后裔。
  郎柱长子扬古利为太祖额驸,以军功封超品公,地位仅次于宗室诸贝勒,死后追封为武勋王。
  除了超品公之外,家族中其他勋爵传家。
  郎柱两个侄子,一个是八大臣、一个是**臣,都是开国功臣。
  按理来说,这般显赫的家族,本不当沉寂这么多年。
  无奈不管他们这一族立了多少功勋,因在正白旗旗下,被顺治皇帝不喜。
  待顺治皇帝亲政后,对这个家族多家打压,旁支爵位革了大半。
  嫡支因扬古利这一房虽没有革爵,可也从此闲赋。
  这一沉寂,就是数十年。
  直到旁支子弟徐元梦科举出仕,舒穆禄氏才再次抬头。
  族中子弟,开始走科举仕途,几十年来,也有不少子弟相继出仕,只是品级多不高,因此并不招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