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1931

作者:凌风大少

文字大小调整:
  等到李凯开车离开,凌风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,脸上一阵轻松。很快车队便启动起来,慢慢的向王家庄方向开去,原本坐车的独立团士兵这时全都跟在汽车后面跑步前进,除了凌风亲自带领的装甲车队外,其他人全都将自己的汽车让给了那些受伤的村民,这又让村民们感动一番。
  坐在车里,凌风手拿着一副军事地图研究了起来,看了半天由于附近的地形进行了一番比较,凌风发现现在的军事地图简直失真严重,十分的不准确。凌风再拿出收缴的日军军事地图比较一番,发现日军的地图居然比**用的精准不少,本来后世听说的那些传言凌风还不信,现在自己亲自见识到**的落后,凌风原本一些想不通的地方豁然开朗。
  凌风原本一直觉得,当时日军虽然强悍,但**也不会一触即溃,肯定有什么地方出现问题,很可能是指挥官的能力问题。但从到了这里后,凌风一直观察着中**队的情况,综合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研究后,凌风终于知道日军当时为什么在中国所向披靡了。不但武器低劣,军官素质低下,后勤保障脆弱,就连最重要的军事地图都没人家的详细,搞的自己到像是在别人的国土上打仗。如此多的因素总结在一起,中**队当时不败才怪了,也不能一味的否定蒋中正的成就,当时的中**队已经积重难返,问题多多,国家政府同样面临各种问题,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撑到抗战胜利,真的很不容易。
  凌风将手中的中国地图一扔,拿起日本军队的地图从新研究起来,现在他们处于锦州与奉天之间,而且位置还很偏僻,靠着小兴安岭余脉,王家庄就属于这种边缘地带,很有发展潜质,可以作为以后的根据地。有了将王家庄这一带当成根据地的打算,凌风当然要仔细的研究下周围的环境。凌风坐在车上一路研究着沿途的地貌,回想着后世的位置,判断着周围有没有什么资源之类的。
  车队向北行驶了两个小时,才到王家庄附近,由于大部分人都是步行,所以速度非常的慢,直到天都擦黑了才赶到。庄中村民见部队回来,乡亲们全都从屋子中走了出来,看到出去的家人都带着伤回来,村中一下子变成了热闹的菜场。见到自己亲人回来的,个个欢天喜地,那些没有看到亲人的,全都焦急的在受伤的人中寻找着,期间不免一番酷天抢地,那悲伤的气氛将原本亲人相聚的气氛破坏殆尽,整个场面都是一副愁云惨淡。
  村民的情绪同样感染着独立团的士兵,那些士兵看村民们哭的伤心,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失去的亲人战友,想起了自己原本温馨的家园。凌风也被着悲伤的气氛感染,鼻头也同样一阵发酸,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,看到这些百姓,凌风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想要保证这些百姓的安全,那就要使用一切手段,彻底将敌人击垮。
  独立团的战士们帮着村民们安置伤员,那些重伤的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兵来给他们清理伤口,凌风也教会那些村民们注意用品的卫生,尤其是包裹纱布的消毒。在当时的中国战场上,士兵往往不是死与直接战斗,而是死在伤口感染上,这是世界各国都有待解决的问题。现在好像青霉素抗生素还没有被大规模制造出来,凌风回想一番青霉素的工业制造流程,也许现在也该打算下队伍的未来。同时也要弄一些产业,打仗打的就是经济,打的就是后勤,而这些都离不开钱。凌风感觉自己就是一头不得休息的老牛,每天任劳任怨的,而且自己身边的人才太少了,没有一个能帮自己解决问题的,到现在都没人能给凌风分担下工作。
  凌风好不容易将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制造流程回想起个大概,但苦于没有专业人才来替他转换成实物。凌风再次感叹人才,这个时代的人才都到什么地方去了?想到人才,凌风真的很想吐槽,这个时代的中国优秀人才,全都是一些思想家,文学家,哲学家等等这些只能看不能吃的人才。反而那些真正有用的人才却没有几个,这真的是中国的悲哀。
  越想人才,凌风越是生气,心中想着以后自己一定要办教育,而且那些关于什么文学类的全都不教,要学就学理科类这些比较实用的学科,虽然凌风同样讨厌理科类,但是没有办法,为了祖国的将来,凌风只能准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来使中国富强起来。
  看着有些破败的村子,凌风摇摇头,这里的百姓太贫苦了,一个个面黄肌瘦的,显然是长期的营养不良。但就是这样,王家庄在这附近还是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,其他那些地方就可想而知了。